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家庭教育咨询、免费理发……今年5月份,永吉县组织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下沉社区,举办“家门口党建志愿服务大集”,受到群众欢迎。这标志着,永吉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且呈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之势。
(相关资料图)
2010年以来,经历了一些大事要事,永吉县深知“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也收获了一些可贵的经验,探索出了“家门口”党建这一城乡基层治理中 “实用、有用、好用”的招法。
这一招法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让永吉县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其独特的治理模式正朝着“条块融合、多元共治”方向大步迈进。
“家门口”的阵地坚实有力
去年,永吉县将四级党群服务中心(站)体系建设作为组织部门揭榜领题的项目,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打造“家门口”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
“我们现在所处的站前社区是县城最老小区,居民中老年人较多,对于服务场所的需求也最为强烈,市县领导几次带领队伍现场办公,最终敲定了现在的中心建设位置。”在永吉县党群服务中心,解说员韩筱向前来参观的居民热情介绍,“选址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人口密度高,把服务阵地建设在‘家门口’,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更便捷。”
县党群服务中心在县城西边,另一个重要红色阵地永吉县蒲公英党建指导中心在县城东边。二者一东一西,加之遍布县城的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站,服务群众范围覆盖县城全域。
今年年初以来,围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永吉县以党群服务中心(站)为支点,通过连点成线、织线成面,点线面结合,将服务基层的“触角”延伸到了党员群众的“家门口”——组织开展理论宣讲、便民服务、巡访关爱等各类党群活动,累计打造“党建+联盟共建”“党建+志愿服务”等特色品牌13个。县城“红色脉络”进一步疏通,“红色细胞”有效激活。
同时,永吉县还在琢磨如何让党群服务阵地发挥最大作用?答案是,建设城乡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全力推动城乡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实现“家门口”政务服务。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城乡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2月份试运行;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增设“四室一厅”——接待室、调解室、研判室、咨询室和指挥大厅,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构建起来了。党建引领、数字赋能,部门联动、集优成势——截至目前,县级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数字化平台解决群众需求190余件,办结率达100%。
阳光丽景小区的群众是受益群众之一。今年3月27日,口前镇西山社区网格员赵美静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小区大门棚顶破损,若脱落可能会砸伤人。她立即登录城乡基层治理平台将此事上报至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中心将事件流转至相关行业单位。行业单位在收到通知后,立即深入现场,确定解决方案,并迅速施工作业。
“从事项上报到工人抵达现场仅20分钟,两台大型机械,5名工人作业,一个工作日内问题解决。”阳光丽景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自豪感深深浓缩在这几个数字中。
从党群服务到政务服务,永吉县以红色阵地为平台,将优质服务汇聚在“家门口”,竭尽全力推动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家门口”解决。
“家门口”的治理推进有序
“矛盾不上交”是永吉县“家门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活动的初衷之一,也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一直以来,永吉县通过组织群众围在“家门口”说事,在唠家常中解决问题,引导群众树立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难事有人帮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
物业治理难,无物业小区治理更难。为破解这个“家门口”难题,永吉县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通过推进国有物业企业接管,组建红心业主委员会,加强社区、企业党建联建,破解了无物业小区失管问题。2022年12月,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永吉县成功打造了一批“五星级物业”公司,让物业治理实现了从“有形全覆盖”到“有效发展好”的全面升级。
“以前小区处于无物管状态,环境比较差,居民缺少休闲娱乐的空间,文娱活动也比较少。自从社区党组织牵头引进了物业企业后,真正架起了物业与业主的沟通桥梁,逐步实现了‘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的良好环境,广大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了全面提升。小区在‘家门口’ 开展党建活动,活动丰富了,治理效能提升了。”提起水岸名都小区,永吉县站前社区党委书记李素影面露笑意。做实“家门口”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家园,让水岸名都小区华丽蝶变。
小区有了“婆家”,治理得以有序推进。永吉县以高质量党建做好无物业小区治理“后半篇文章”。2022年,永吉县成立物业行业党委,以“五星级”物业创建、“双报到”等载体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楼栋长、单元长、志愿者、热心群众等第三方力量,构建社区统管、网格长负责、楼栋长协助、居民带头参与的物业服务机制。短短一年时间,永吉县各小区绿了、美了、干净了,居住环境实现了全面升级。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变化随处可见。不仅环境变美了,社区里的大小事也在“家门口”得到有效解决。水电社区居民李玉秋对此颇为感慨。水电社区位置处于口前镇中心地带,辖区居民平均年龄较大。作为曾经中水一局的基地,水电社区由于隶属关系变革,且长时间管理松散,邻里矛盾频发。针对这种情况,永吉县以“家门口”党建为依托,开展“小板凳上议大事儿”活动。水电社区门口的几条板凳,大家坐在那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没有距离感。”“氛围非常融洽。”“矛盾在唠嗑中轻松解决。”李玉秋对“小板凳议事”赞不绝口。如今,这种“看得见、喊得应、人聚堆儿”的场景已成为水电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板凳议事”也成为永吉县基层治理服务的一条新路径。
如今,这种“小板凳议事”在永吉县各社区全面开展,因为接地气、易沟通、作用大而深受群众欢迎。自年初以来,通过“小板凳上议大事儿”活动,居民提出26条建议,借助“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力量,全部圆满办结。
受“小板凳议事”这一成功案例启发,水电社区还对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课后看护工作。一张学习桌,让不能按时接送孩子家长的“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小板凳”事关基层治理“大民生”,“小书桌”承载孩子成才大梦想。围绕“家门口”党建,永吉县基层治理有序推进,内容不断延伸,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和殷殷期望。
“家门口”的机制完善有效
高效管用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让基层工作更加顺畅和有序。永吉县坚持把构建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城乡治理体系作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着力点,通过“深化多元共治、推行网格微治、开展群众自治”,不断提升“家门口”党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社区+物业+业委会+共建部门”这种“四轮驱动”治理办法着实解决了社区的工作压力。站前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黎黎对此赞不绝口。“站前社区紧邻温德河,辖区内小区地势低洼,加之居民整体年龄偏大,每到雨季汛期,动员居民防汛撤离的难题常常让社区干部们压力‘山大’。然而今年,永吉县探索实施的‘包保联动’治理办法,让站前社区干部格外自信。”
“四轮驱动”法源于2022年。永吉县总结防疫防汛成功经验,打破机关与社区“条块”固化结构,组织全县85个部门与9个社区分别成立“平急结合”联合党委,选派部门“一把手”担任联合党委第一书记,以“双联双促”形式,持续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平稳推动防汛、创城等重点工作有序开展。
在去年实践基础上,今年永吉县开展了“百个机关支部进驻百个网格”行动,扩充网格力量,生成治理矩阵,形成条块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全县“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家门口”党建不仅仅是几名、十几名社区干部的事,也不仅仅是县直部门干部的事,而是全社会、包括全体群众都参与的事。因此,永吉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2月17日,让口前镇东山社区居民李有非常难忘。这一天,通过业主们选举,他成了信合小区业委会主任。为了不辜负小区居民的信任,他在社区党委的号召下,参与小区很多事务。虽然很忙碌,但他干得很有劲。“既然大家选我,我就得把这个活儿扛起来,还得把小区里的居民调动起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家。”
此外,为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永吉县通过常态化开展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活动,着力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定期对“三长”人员表彰,激发一线力量工作热情。截至目前,永吉县各业主委员会共召开协商会议147次,解决邻里纠纷56件,评选表彰了优秀“三长”400余人。
永吉县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学强表示,“家门口”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让社区更有温度,让群众更加幸福。下一步,永吉县将持续开展好“家门口”党建工作,把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做到居民有需求、组织有行动、畅通有渠道、治理有成效、群众有口碑,同时,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打造永吉县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特色品牌”,让群众的幸福在“家门口”再升级。(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婧 通讯员 李伟 松花江网编辑 孙桂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