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企业被称为零售界的“海底捞”。
网友对它不满,是因为它不扩张,在自己的城市没有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竞争对手不满,是因为它不按常理出牌,跟同行不一样。
甚至还有人调侃:它所在的地方,方圆几公里都没有商场敢开业。
它的老板说:加班占用了员工的成长机会,是不道德的。
这个企业就是人称“逼疯世界500强”的超市界的天花板:胖东来。
在零售界,有一句话:中国超市只有两种,胖东来和其他。
胖东来成立于1995年,目前拥有7000多名员工,7家大型百货超市,1家电器卖场。
不满意就退换、觉得电影难看还能退款……凭借独特的经营模式,胖东来吸引了大批企业家去学习、去考察。
很多人好奇,胖东来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不扩张?到底能不能复制?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走访,就这些内容聊作分析。
△图自网络(下同)
A
在河南,应该没有人不想去胖东来上班。
因为员工工资高、福利好,在这里上班有面子,还能感受到尊重。
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坚持把绝大部分利润都分给员工。
根据部门、业绩的不同,普通员工也有机会拿到七八千的月工资,与许昌(胖东来总部所在地)的房价相当。
有人说一个月拿一平米房子,这就是幸福感。
一直以来,胖东来员工工资都是河南零售行业的最高水平,高出同行30%左右。
胖东来的员工大都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外面许多人挤破头也不一定能进得来。
去年胖东来公开招聘董事长助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等岗位,都要求985、211院校毕业。营业员、收银员等基层岗位,计划招收200名,能收到2000多份符合条件的简历。
即使是大学生兼职,每天在胖东来工作6小时,也有120元的工资。
胖东来的员工有30~40天年假,公司鼓励员工出省旅游。高管要求必须出省,哪怕去两个省交界的村里住上几天。
员工是半班制,每天只上一个上午班或下午班,每个半班6~7小时。
每周二闭店。春节期间,直接闭店五天。
要知道,对于零售行业,每闭店一天,就会少赚很多钱。
更“奇葩”的是,胖东来还设立了一个“委屈奖”。
如果员工因为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被投诉了,但实际上员工做得是对的,又比如遇到了辱骂、恐吓,胖东来都会对员工进行鼓励,颁发“委屈奖”,奖金500元到5000元不等。
胖东来的考核也跟其他企业不一样,对于高管,主要考核三个方向:专业度、员工满意度以及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考核内容包括理财情况、夫妻感情、跟父母是不是同住、家里是不是配了消防器材以及住宿环境等等。设定了很多指标,并不是口头问你幸不幸福。
很多企业把员工当做成本,但在胖东来这里不是。
员工上班时配凳子,可以坐下来休息。
还有一层专门的员工休息区,里面集合了休闲、运动以及图书等等。这层只给员工,不对外开放。如果累了,员工可以去休息。
哪怕是基层保安,胖东来也为他们配备了酒店一样的住宿条件。
当然,胖东来最被外界称道的,是老板舍得分钱。
胖东来把大部分的利润都分给了员工,这点也是很多人想学又不敢学的。
胖东来通过高薪酬,用“自由·爱”的理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顾客提供超预期的服务。这也成就了今天的胖东来。
B
胖东来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在消费者看来,这里不仅产品好,服务也好。
关于胖东来的服务,有很多传说,比如:
吃过的东西觉得不好吃,可以无理由退货;
如果苹果大部分顾客反应不好吃,他也会主动打电话让你去退;
买的电器7天保价,如果降价了,会有人主动打电话叫你去退差价;
收银员还有权限可以给你抹零,这个抹零不是反向抹零,是真抹零;
在服装区,进价与售价同时贴出来,让消费者知道每条裤子他赚了多少钱;
还有,胖东来的影院规定,如果看完电影不满意,在结束后的20分钟内可以退款50%。至于为什么是50%而不是100%,这是因为一张电影票影院赚的部分大概就是50%,他把自己赚的部分退给你。
此外,如果一些商品在胖东来没有,他们也会通过少量进货、原价卖出的方式来满足顾客。
胖东来就是靠着这样的服务,卷出了口碑,也卷走了竞争对手。
其实,如果从单品来看,胖东来的很多产品可能比其他超市还要贵。但是,它的服务,加上它完全不需要担心的售后,给消费者营造了高性价比的感觉。
在这里购物就是一个放心,一个安心。
所以,哪怕它的一些产品比其他地方要贵,消费者也愿意去。
在同行眼中,胖东来是想学但又不敢学的榜样。
在于东来的好哥们、生鲜传奇的王卫看来,胖东来的优势有两点:第一是售后,第二是传播。
胖东来的售后在零售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原则就是:对顾客好一点,让顾客放心。
因为要对顾客负责,所以胖东来在对供货商的处罚上是不留情面的。举个例子,馒头忘记打日期便签了,对顾客一次性补偿500元,对供货商一次性处罚2000元。
供货商出现三次以上的问题,则退出卖场。
供应商虽然也可能会不满,但这里是胖东来。所以,还是会配合。
另外一个优势是传播。
听说去胖东来面试的人,胖东来会给每个人发200元的购物券。也有人专门跑去面试,就为了领券。对此,胖东来并不介意。
你来,就是帮我宣传。
当然,这里说的传播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营销推广,而是长期以来通过对员工好一点、对顾客好一点的坚持,彻底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有了信任,就有了口碑;有了口碑,自然就有了传播。
加上它很多反常规商业的操作,也引发了外界大量的关注,进一步推高了热度。
胖东来有热搜体质,这点跟海底捞很像。
为消费者提供超预期的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
正因为这样,所以胖东来的宣传恰恰是最难学的,因为成本太高。
胖东来跟其他企业不同,其他企业追求的是业绩、是增长,胖东来追求的是自由、是爱。
在于东来以及他们高管身上,你看不出任何的业绩导向。
如果你跟他谈业绩,他还会认为你格局低、太功利。
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胖东来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成为了许多企业家的偶像。
不过,网上有很多人说华为任正非、小米雷军都去拜访过于东来,实际上这些都是谣言。于东来自己澄清了,他没有见过任老爷子,也没见过雷布斯。
从传统的商业来看,胖东来这样的企业就不是个正常企业。它的很多做法跟现代企业管理的那一套是相违背的。
在胖东来的身上,有很深的于东来个人标签。
不管你认不认可,现在的于东来就是一个传奇,拥有大量粉丝。
有人问于东来: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
他回答:很简单,你对咱人民多一点儿好,就啥都有了。我既然做零售行业的超市,我就想着怎样把这个民生问题给解决好,然后我有合理的回报、合理的利润,让顾客也受益,让自己受益,让社会受益,形成这样良性循环,自然就成了。
驱动胖东来走到今天,最核心的其实就是“两点”:对员工好一点,对顾客好一点。
但就是这两点,恰恰是绝大多数老板都做不好的。
虽然很多人做不到胖东来最核心的两点,但近来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它们开始学习胖东来,践行胖东来的理念。
于东来为了传承他的理念,在全国收了12个徒弟,也就是12家学员企业。
在选择标准上,有两点:第一,钱够,折腾得起;第二,老板本人的格局要到位,舍得分钱。
这些学员企业虽然在全国没有太大名气,但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很多是区域龙头。
比如广东清远的满家欢,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也是目前胖东来在广东的唯一一家学员企业。
满家欢在清远有10家店,面积在1000~2000平米。它的老板偶然间接触到了胖东来的理念,被胖东来打动。于是,从2018年开始学习,在去年正式成为了胖东来的学员企业。
满家欢的员工工资也是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据说清洁阿姨的工资4000元起步。
每个月15号发工资,注意,这个工资不是上个月的,是当月的,相当于提前15天发工资。
每天工作7个小时,也是不允许加班的。
在这个公司,岗位基本上都是定编的,很多人想到里面上班。
虽然现在的满家欢跟胖东来还有明显差距,很多方面还达不到胖东来的标准。但他们认可这种模式,已经通过学习胖东来尝到了甜头。
自从2018年开始学胖东来,门店数量翻了一番,业绩增长了四倍,可以说是一飞冲天。
从增长性来看,他们在所有学员企业中是最好的。
在未来,他们将继续用胖东来的这套理念,深耕清远本地,努力向胖东来靠近。
像满家欢这样的企业并不多。
更多的企业老板在了解了胖东来的理念后,选择了放弃。
在胖东来能不能被学习的问题上,胖东来的一名主管表示:
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老板的文化,老板派下属过来学习,但是下属改变不了老板。
这也能说明一个问题:学习胖东来,模仿胖东来,最大的难点就是企业老板的认知、老板的格局。如果老板没有这样的认知,没有这样的格局,你想学胖东来,那一定是学不会的。
一些网友对胖东来“不满”,是因为胖东来不来自己的城市开店。
很多人就好奇,胖东来为什么不走出河南,为什么不像海底捞一样全国开店?
对于这个现象,目前有几种说法:
第一,房价太高。有人问于东来为啥不去郑州开店。他说:郑州的房价太贵了,如果我来郑州开店,我怎么安排我的员工?在郑州他们一个月拿四五千,你说他怎么活?
可见房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到了其他发达城市,可能就无法保证给员工一个月一平米的房子。这套模式可能就玩不转,可能就行不通。
第二,精力有限。在胖东来身上,有强烈的于东来个人标签,很多事情必须要他亲自来;而于东来只有一个,精力有限,如果摊子太大了,必然会走样。到了那个时候,胖东来就不是胖东来了。制度可以复制,管理可以复制,但人无法复制,企业文化无法复制。
第三,竞争激烈。如果去其他城市,在别人的地盘上,竞争对手可能会有许多办法来抵制胖东来。这个市场其实有它自己的壁垒,这种壁垒会让胖东来遭遇种种困难。当然,这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但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对于追求自由的于东来,这么做没有意义。
第四,扩张缺钱。于东来把钱分出去了,都分给员工了,所以没钱扩张。当然,这是一种玩笑的说法。如果他想扩张,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给钱。
这几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于东来不想走出河南,不想扩大规模。
对于胖东来而言,不扩张,不去外地,也许恰恰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般来讲,企业扩张,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为了赚更多的钱。
但对于东来而言,钱不是最主要的。虽然他也是个生意人,但是对于钱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渴望,用他的话来讲就是,现在赚的他花不完。
如果他追求的只是赚钱,他也就不会把钱分出去了。
于东来说自己很孤独,因为没有遇到同道中人。他希望能有更多的胖东来。
比起赚钱这个单纯的目标,他更希望自己的理念被认可、被传承。既然如此,那去外地扩张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去了外地,很有可能会管不好、会失控,多年积累的口碑会出问题。这就会让于东来引以为傲的理念遭遇质疑,会伤害到现在的胖东来。
于是,干脆不扩张,就做一个小而美的企业,用他现在的影响力去影响更多人。
这也是他收了12个学员企业,要亲自辅导这些企业的原因。
很多人觉得胖东来跟海底捞很像,都把服务放在了第一位。
的确,两者都是以相对优越、高出同行的工资福利,换取员工对“宠顾客”的企业文化的遵守。
这一点,跟很多互联网大厂用高薪换取员工的工作量和加班时间完全不同。
不过,胖东来也不是完美的,也肯定有很多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胖东来,在聚光灯下,胖东来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一些小问题可能会放大成大问题。也有人担心胖东来有一天会被捧杀。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看到的胖东来都是从消费者层面看到的,都只是局部,并不是完整的胖东来。
在今年3月的一次活动上,于东来自己也坦言:胖东来被神化,是一种悲哀。
参考文献:
[1] 朱桃. 在“加班不道德”的胖东来,没人敢喊累. 新周刊, 2023-04-15.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