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文艺论坛丨张新颖:两篇短论,不是那么泛泛的文章 环球速读


(相关资料图)

两篇短论,不是那么泛泛的文章

文/张新颖

李昌懋是沈阳人,来复旦大学读书,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即将毕业。我听他本科的同学说,那时候班里有几个读书多、有想法的人,李昌懋就是其中较为显眼的一位。

到他攻读博士学位,我才逐渐了解他读书的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等多个学科。本来学文学的,自不能囿于文学,但像李昌懋这样不满足于旁涉,而多有投入、用力甚勤,确也不常见。这样做的主要动力,我猜想,大概来源于一个年轻人在现实中的感受和关切,这些复杂的感受和关切需要从不同的理论和学科寻求可能的阐述,他的一些想法也需要从不同的理论和学科寻求可能的支持;而文学,现实中的文学,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复杂交汇的场域,因此也需要从复杂交汇中来理解。

李昌懋关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边地书写,如东北、新疆、西北、西南,其中阿来的创作是他这一个大的关注视野里深入研究的题目。不同于通常不做深究地把阿来称作一个藏族作家,李昌懋观察和描述阿来的族群、地方、身份认同的微妙变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一方面从之前所认同的藏族身份下切,更多地表露自己的嘉绒人身份,另一方面,又随着自身经验与境遇,而向成都人、四川人身份偏转,并且,越来越有意识地站在中国市场经济格局中身处边缘的外省人和全球市场经济格局中身处边缘的第三世界住民的立场上发声”。(博士论文提要)

这样的变化要落实到研究中,非得进行细致的辨析不可。这里的两篇短论文,可见这种辨析工作之一斑。阿来曾经有一段时间称自己的母语是藏语,但后来越来越多地强调嘉绒方言是第一母语,这之间的不同意味着什么?李昌懋通过考察嘉绒语的基本状况,发现嘉绒语和藏语的差距过大,嘉绒人学习藏语有困难,五十年代在嘉绒地区的中小学中推广藏语文教学失败,因而到阿来上学的年纪,本地学校就都已改用汉语文教学了。那么,嘉绒语和阿来的创作有什么关系?李昌懋特别提出嘉绒语方位词所携带的空间感知系统在阿来作品中的影响,进而指出阿来潜移默化地将嘉绒语的空间与方位感知模式带入汉语之中,这也是阿来嘉绒认同的无意识流露的结果。语言、族群、地方认同的变化,也造成了以康巴地区为题材的历史书写与以嘉绒地区为题材的历史书写之间的明显区别。

显然,这样深入细致的研究,一般性的文学理论不够,还需要扎进一些专门的、冷僻的领域,李昌懋有勇气、有耐心去学习、理解、探索,知难而进,实在是不容易,也因此写出了不是那么泛泛的文章。

李昌懋进入大学以来,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表面看来是顺利,实际上也遭遇过不少困难。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困扰的过程也不妨把它当成考验和磨砺的过程,也是调整和增强自己的机会,无论如何,后面的路还长,不管什么样的路,总要把它走好。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有什么关系 明显区别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