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新型研发机构工作推进会召开,总结东莞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情况,明确新型研发机构接下来的改革发展方向。通报了绩效考核结果,并对获优秀等次、良好等次和“单打冠军”的单位颁奖。东莞安排专项奖励资金2210万元,对绩效考核优异的单位进行激励。
当前,东莞共有新型研发机构32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5家,市财政支持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18家。从2005年第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至今,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设了88家省级科研平台,引进近8000名人才,孵化了2760余家企业,成为东莞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今年上半年,东莞新型研发机构新增研发投入8.6亿元,孵化创办企业新增收入43.9亿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170个,授权数比去年同期新增142%。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在会上提出,要继续支持和培育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扶持和服务保障,各新型研发机构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找准发展定位、增强核心能力建设,强化“从0到1”的战略科技力量。
响应国家需求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下称“电研院”),科研人员正在研究芯片的“三维封装”技术。这个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完成初试后,来到东莞投资8000万元进行中试,有望于今年年底量产。
科研人员介绍,目前芯片在物理尺寸上已经做到了极致,难以再缩小,想要提高集成电路的性能,就要想办法将原来平铺的芯片改成堆叠,就像以前是“盖平房”,现在是“建高楼大厦”。其中涉及很多技术难题,比如层与层之间的连通,需要用金属分子穿过仅仅10微米的小孔,而这样的小孔连水分子都穿不过去。电研院的这项先进封装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东莞产业发展特色,电研院主攻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两个领域,助力突破卡脖子难题。
前不久召开的东莞2022全球招商大会上,由电研院牵头、投资4.5亿元的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项目正式签约。
“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电研院院长陈雷霆介绍,从全省来看,去年广东进口芯片达1700亿美元,占全国近40%,广东拥有巨量的芯片消费需求,但广东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短板明显,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突出。从东莞来看,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占东莞的58%,而增加值仅占30.7%,表明东莞传统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将聚焦先进封装、功率器件、射频滤波等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究;聚集30至50个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项目,建成产值超1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示范基地。
与国内其他城市建设的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不同,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不是采用国有制度建设,而是由电研院牵头,联合气派科技、东电检测、三叠纪科技等产业链企业合作共建,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需求。
最近,除了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的签约,陈雷霆还在忙着给另一个重点项目——东莞市工业软件与系统创新发展中心物色办工场所。
工业软件系统同样是全国的卡脖子难题。据陈雷霆介绍,当前全国95%的工业软件都是由国外生产,只有少量用于具体生产制造的小型软件才是国产,对生产制造行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例如,不久前,国外设计的一款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开始限制向中国企业出售,导致精度在150纳米以下的芯片无法设计。关键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至关重要。
去年,教育部批准了全国33所大学建设特色化的软件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聚焦大型工业软件设计。以此为契机,电研院将一系列项目和人才引进东莞。
对于即将落地的项目,陈雷霆如数家珍: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耗时20多年,研发电磁仿真软件,对智能设备的天线设计有重要作用;电研院将引进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投资十几亿元开发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可以适配1200多种芯片,能在东莞多家龙头企业的生产线上得到应用;此外,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校友在上海创办的芯和半导体,在EDA软件设计方面拥有打破国外垄断的核心技术,有望引进东莞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创新。
“经过前期大量的沟通洽谈,这些项目都已经非常成熟,随时可以签约落地。”陈雷霆说,他们计划引进相关企业超过30家,协同龙头企业开展核心软件技术攻关,营造工业软件体系和生态,助推东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创新创富结合知识产权价值七成归科研团队
近日,在东莞市某水域,科研人员远程操控着多艘无人艇,在水面迂回前进、劈波斩浪。天空中,几架无人机自主识别无人艇的位置,并在同时运动的情况下,精准降落在无人艇上。
这些无人艇,由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孵化的企业——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小豚智能”)研发,并一举斩获2021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东莞市近10年首次牵头获得的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小小的无人艇,背后大有来头: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由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倡议成立,团队核心成员10名,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钧,“嫦娥三号”探月工程软着陆核心技术攻关专家等高层次人才。
广东省全自主无人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小豚智能总经理耿涛介绍,无人艇集群相变调控、艇—机快慢子协同、小型平台无人机起降等三项核心技术,经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是国内首家完成小型平台无人机起降的科研单位。”耿涛说,无人机和无人艇都非常小,怎样让无人机精准降落在无人艇上?首先要解决识别定位的问题,让无人机发现无人艇,定位和通信不能有间断或延迟。其次要解决运动同步和精准降落等问题,确保同速同向行驶,并控制好稳定降落的姿态。“相当于给机器装上眼睛和腿,要能看得清、立得稳。”
经过多年艰苦攻关,无人艇项目的部分部件成了中船701所、702所、707所多型无人船舶的重要任务载荷。成果应用于深中跨海隧道同步探测、珠江口港口航道监测、南海油气资源探测、大湾区水域污染治理等重大工程。
小豚智能是工研院孵化的成功企业之一。工研院院长张国军介绍,自2007年成立以来,工研院已经组建了600余人的研发团队,1000余人的工程化团队;获得技术服务资质2000余项,服务企业10000余家;建立了10个产业园,4个国家级孵化器,孵化企业1252家,其中自主创办企业73家,持股企业在创业板及科创板上市11家(含过会3家)。
张国军将工研院的运作模式形容成“三无三有”:无级别、无编制、无固定运行经费;有政府大力支持,有自我造血能力,有“创新创业与创富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0年,工研院理事会就通过了“知识产权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50%-70%,归创造该知识产权的团队所有”的决议。2020年,工研院理事会出台新决议,将奖励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0%-90%,让创新创业与创富相结合,最充分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在良好机制的激励下,工研院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在核心功能部件上,研发的工业级RFID(射频识别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开发出国际首台单模块5k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30kW合束激光器;在高端制造装备上,开发的3D曲面玻璃热弯成形装备性能优于国际龙头企业,开发的大尺寸贴合装备效率国际最高;在工业大数据上,“广智云”产品已在格力、吉利、方太等大企业成功应用。
增强造血能力主动对接市场需求
在东莞铭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的实验。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研发了基于新型电子加速器的放疗设备,用于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设备成本低、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目前已完成动物实验,今年将完成型检并进入临床试验。
铭杰医疗是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孵化的企业。创新中心副主任孙守芳介绍,铭杰医疗研发的基于新型电子加速器的放疗设备,被科技部列入“十四五”重点新产品名录。通过临床后,预计5年内年产值可达10亿元,铭杰医疗将成为“独角兽”公司。
除了生物医药领域的新突破,成立8年来,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结合东莞的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低碳环保、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累计组建24个科研平台,带动超过2000名人才落地东莞,引进和孵化企业超过150家,近五年产值224亿元。
像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电研院、工研院这样,东莞与高校院所共建的32家新型研发机构,成为东莞链接校企资源、促进产学研对接的重要桥梁,不断强化“从0到1”的战略科技力量。
2018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启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工作。各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响应,累计建设了88家省级科研平台,引进人才7400余名,孵化企业2760余家。2021年全年转化科技成果454项,授权发明专利187件,投资孵化企业总收入100.7亿元。
今年,《东莞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进一步优化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考核激励制度。各新型研发机构在重大科技专项申报、人才引育、孵化企业上市、经济新动能培育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工研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创中心首批分中心之一,无人艇项目获得2021年度省科技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电研院建设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为东莞引进了一批集成电路EDA设计一流人才,目前创新中心已入驻7个项目;今年7月,东莞与中科院声学所、中国声学协会共建了东莞声学产业创新创业综合体,目前已入驻6个项目,松山湖音频实验室基本建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是新型研发机构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体制机制上,电研院在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建设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形成“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研院所牵头、产业链企业共建”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面向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整合优质的科研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更加清晰,对发展风口的把握更加精准。
在激发活力上,工研院将知识产权价值的70%—90%奖励给科研团队。电研院实施“双算制”:把电研院作为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中心,纳入学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管理体系,对来电研院的科研人员取得的成果及相关工作量实行“双算制”,有效提升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产业创新的积极性。
在自我造血上,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提出“用最少的启动资金、最小的孵化场地开始创业”,多年来利用技术优势“帮企业打工”,全面走向市场,通过市场手段造血发展,减少对政府财政奖补资金的依赖。电研院孵化的企业东电检测,以完全市场化的形式运作,不仅“活”了下来,还能不断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去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把学问做在车间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32家新型研发机构扎根制造名城东莞的发展沃土,将书写更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