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四部委公布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 韶关再获优秀等次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四部委公布了2021年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我市再获优秀等次。作为广东省重要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开辟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并推动城市涅槃重生?韶关以观念为钥,实践作答。

2021年市委、市政府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实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升级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华丽转身。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54亿元,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5.8%,增速居全省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5.25万元,增长8.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创出新业绩

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已先后启动三批试点改革,谋划主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148个,总投资397.2亿元,其中已竣工项目25个,正在建设项目53个;新引进已签约项目47个,总投资170.4亿元,其中,3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共盘活利用土地5447.9亩。

科技创新驱动催生新活力

2021年以来,我市成功引进6个院士团队项目,先后成立了韶关先进材料研究院、中震科建防灾减灾研究院、韶关创新生物医药研究院、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等8家科研机构。

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42家。新增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省级研发平台(孵化器)6个、科技专家(院士)工作站7个,国家级孵化器和省重点实验室均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8家、总数达376家。

同时,高新区聚力打造“三地六大板块”科技孵化主阵地,构建起“一区多园”新发展格局。2021年,莞韶产业共建新签约项目258个,计划总投资1732.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5个;新开工项目280个;新投产项目87个。

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新速度

钢铁集群发展。韶钢现代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级产业园,绿色钢铁产业集群逐渐成型,成为全省最大的特钢生产基地。

数字经济快步向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布局韶关,华韶数据谷等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已开园投产。

新能源加快发展。武江、南雄、始兴获得国家批复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光伏建设试点工作。

农业平稳发展。新增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数量和拥有数位居全省第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新增19个。

文化旅游全面发展。成功举办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横渡北江、莞韶旅游年等系列活动,接待游客1014.19万人次,旅游收入90.87亿元。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乐昌、乳源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功举办格力电器全国巡回直播韶关站、第三届“粤菜师傅”特色餐饮名店评选、金秋消费节等主题促消费活动。

绿色低碳发展再添新亮点

绿色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亮底色。2021年,市区AQI优良率98.4%,PM2.5等六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3个地表水省考(国考)断面水质优

良比例100%,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复绿面积58.4公顷,累计建设绿色矿山42家,居全省前列。全市森林面积137万公顷、覆盖率74.5%、蓄积量9652万立方米,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民生福祉改善呈现新面貌

项目更新提速,民生幸福升温。2021年,韶关积极落实“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打响“韶关工匠”“韶州客家菜”“韶关保姆”“丹霞月嫂”品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改造29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增加寄宿制学位3915个;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7060个,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

持续推进“1·333+N”区域卫生健康新发展战略,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间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完成改造升级,引进专业医疗人才超过600名。

公共文化建设结出硕果,乳源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风度书房项目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项目。

关键词: 农业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 钢铁产业 实体经济

图赏